1、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大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投資力度
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意見提到,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減碳技術和服務,加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儲能等領域投資力度,參與碳排放權、用能權交易。
2、國家能源局: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
根據國家能源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良好,發電裝機和發電量穩定增長。截至6月底,全國水電裝機4.18億千瓦,風電裝機3.9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4.7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3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
3、建設規模3.48GW!內蒙古能源局發布5個市場化新能源項目清單
7月19日,內蒙古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5個市場化新能源項目清單的通知》,共配建新能源規模348.3萬千瓦,其中風電259萬千瓦、光伏89.3萬千瓦。文件表示,納入本次清單的項目,負荷側和新能源側應于2024年12月底前全部建成投產,且項目建設所依托的新增用電負荷未全部投產前,配建的新能源規模不得投入運行。
4、江蘇擬建5GW海上光伏!
2023年7月19日,江蘇省發改委印發《沿海地區新型儲能項目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總體目標明確, 到2025年,沿海地區新型儲能項目累計投運規模力爭達到250萬千瓦左右,確保沿海地區新增500萬千瓦海上風電和500萬千瓦海上光伏并網消納。
5、通威包頭20萬噸多晶硅項目開工
7月20日,內蒙古通威硅能源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順利開工。該項目采用第八代永祥法。通威股份副總裁、永祥股份總經理李斌表示,今年通威在高純晶硅領域預計形成38萬噸產能規模,全球市占率將超25%,位居全球第一。
6、總投資50億!大恒能源7GW光伏一體化項目簽約山西晉中
7月19日,大恒能源與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晉中開發區舉行“7GW光伏垂直一體化項目”簽約儀式,標志著大恒能源、三峽集團山西分公司與晉中開發區三方的戰略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400畝,總投資約50億元,將建成7GW單晶拉棒、7GW硅片、7GW高效電池和7GW組件一體化產能。
7、上半年超120GW組件定標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23上半年光伏電站投資商完成了超120GW的光伏組件招投標工作,其中明確中標企業的定標規模超60GW,采用框架入圍的定標規模約60GW。
從招標企業來看,主流投資商仍是以“五大六小”為代表的電力央企,但同時也不乏地方國企以及民營投資商。招標規模最高的為中國電建,達到了26GW,其次是華能、中核、三峽等央企,招標規模均達到了10GW級,中石油、大唐、華電、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則均達到了5GW級。除上述企業外,中節能、平高、西安西電、上海富鴻、蒙能等企業的招標規模均達到了GW級以上。屬全資子公司深能尉犁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深能巴州尉犁縣45萬千瓦火光儲多能互補項目,項目總投資為23.17億元。
8、梅耶博格異質結電池組件項目獲歐盟2億元撥款
日前,歐盟委員會通過歐盟創新基金向41個大型清潔技術項目撥款36億歐元(合40.4億美元),其中包括清潔技術制造類下的三個光伏組件項目。光伏組件制造商梅耶博格從該基金獲得了2億歐元,項目涉及梅耶博格在德國、西班牙的異質結電池組件項目。
9、巴西宣布2GW保障房項目太陽能計劃
日前,巴西日前宣布了一項新的2 GW太陽能戰略。該國計劃到2026年新建200萬套保障房,每戶將部署兩套光伏組件來提供1千瓦的電力。根據巴西光伏太陽能協會發布的數據,該項目將減少70%的家庭電費開支。服務范圍覆蓋市區月收入達8000巴西雷亞爾(1660美元)、農村地區年收入達96000巴西雷亞爾的家庭。